北京朝阳区疫情高风险地区/北京朝阳区疫情风险等级最新通报
11
2025-03-19
中新网绍兴3月19日电(鲍梦妮黄慧佳)公路如何带动产业升级、乡村振兴的新发展?近日,由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组织的“跟着交通去旅行 ”主题活动走进浙江绍兴嵊州,聆听传统美食小笼包、竹编技艺搭乘便利的交通线走向全国、奔赴海外的故事 。
金庭互通铺就“共富快车道”
走进当地金庭镇甬金高速增设金庭互通工程项目施工现场 ,机器轰鸣,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推进桥梁护栏安装 、路基边坡防护等土建收尾工作。这座即将落成的高速互通,不仅是嵊州东部乡镇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破局之笔”,更承载了区域经济腾飞的希望。
金庭镇是桃形李的发源地和主产区。过去 ,果农们常常会望“路 ”兴叹,为“鲜”所困——作为皮薄多汁、娇嫩易损的生鲜水果,桃形李的出村需辗转乡道、省道 ,损耗率高,“以前运桃形李,路上颠簸 ,有时候会碰坏好多,以后高速通了,运输更方便 ,果子新鲜,销路会更广,预计收入能翻好几倍 。”一位果农说。
近年来 ,嵊州还聚焦运输成本 、服务模式和发展环境三方面的全面提升,构建浙江省“四港联动 ”示范县创建机制,加码推进各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以甬金铁路、杭绍台铁路为主通道的“十字”形铁路通达网络 ,建成杭绍台高速、甬金高速 、常台高速等“五纵四横”公路网。如今,清风船闸及航道工程、甘霖至贵门乡村道路改扩建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落地,当地纵横交错的立体交通网络不断升级 ,交通发展为乡村振兴和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 。
小昆村的“蝶变 ”之路
沿着蜿蜒的乡村公路,穿梭在青翠的山岭间,不一会儿 ,就抵达了一个白墙黛瓦的古村落——小昆村。几年前,它还是个“藏于深闺”的小村落。
改变小昆村命运的是一条呈“8”字形的线路——“西白忘忧”环西白山美丽精品示范环线 。其全长约22.63公里,串联起小昆、三王堂 、白雁坑等周边村落 ,这也是浙江省级“四好农村路 ”交旅融合精品线路之一。小昆村党总支书记马立校介绍,自环线建成以来,小昆村游客量在短短俩年间就突破60万人次 ,村集体收入从20万元增长至100万元以上,乡村旅游成为村庄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为进一步挖掘村内自然、人文、土地资源,在环线建设期间,该村引入专业运维团队 ,推行整村运营 。小昆村乡村运营负责人徐骆薇说,“团队将原有的自然村落融入特色旅游综合体开发,打造具有本村特色的品牌和IP ,吸引外来游客打卡体验。”
经过两年多的开发,小昆村已经成为集人文古村 、休闲养生、山野拾趣、拍照打卡等于一体的“网红”村落。其还成功打造了“星宿·小昆 ”特色民宿IP、“小昆阿婆”村域品牌 。如今,高端民宿 、主题餐厅相继落地村里 ,游客络绎不绝……
“自家种的香榧通过‘小昆阿婆’统一包装后,不仅吸引了游客现场采购,线上订单也源源不断。”小昆村农户马秋华介绍 ,通过“小昆阿婆 ”品牌,本地香榧借助网络直播和共富工坊进一步拓宽销路,收入上涨了150%。同时 ,依托市、镇、村三级农村快递物流体系,村里农产品的寄送服务也得到了提升。
2024年,通过农村物流配送服务,小昆村寄递快递1.2万件 ,节省物流运输费用6万元 。这一服务助力茶叶 、香榧等农产品销售超10万元。
竹编与小笼包的“全球之旅”
在当地大志然工艺竹编厂,工匠们手指翻飞,竹篾在他们的手中交错交织 ,不一会儿,一件精美的竹编工艺品已然成型。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嵊州竹编是匠人技艺与智慧的最佳体现,如今借助便捷的交通网络 ,嵊州竹编进一步从深山走向全国乃至海外 。
“以前竹编制品销售主要依赖批发模式,物流周期长,运输成本高。现在随着省道北嵊线的建设 ,游客可以直接来到竹编厂,体验非遗魅力,我们的市场销售渠道拓宽丰富了不少。”大志然工艺竹编厂的一位工匠说 。
嵊州竹编展开一段“新旅途 ”的同时 ,当地传统美食也乘着交通发展东风“游全球”。
在浙江丰熙食品有限公司,工人们身着整洁工服,娴熟地包裹、收口、摆盘,小笼包依次进入蒸箱 ,经品控检测后被快速装入冷链配送系统。“我们当前主要承接线上平台订单,同时也为大型商超及知名品牌提供代加工服务,线下直营门店的拓展计划也已提上日程 。”公司董事长楼小明说。
去年1月5日 ,嵊州小笼包又在高铁上“闪亮登场 ”,目前已经覆盖长三角地区500余趟高铁动车。该公司还与浙江长龙航空达成合作,让小笼包登上航空餐食清单 。
在全球市场上 ,嵊州小笼包的足迹仍在不断扩展。不久前,吉昌荣食品有限公司的20万只嵊州小笼包,通过“冷链物流+港口运输”的创新模式 ,搭乘冷链集装箱驶向宁波舟山港,顺利出口至柬埔寨。
在嵊州,一条条畅通的公路 ,串联起乡村希望,让小城的美景 、技艺、味道有了更广阔的未来。从县域看向省域,交通的愈发畅达,也为浙江的共同富裕探索 ,带来着更强推力 。(完)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