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确诊/西安确诊1例在哪里
15
2025-03-17
中新网北京3月16日电(记者张素)涉外法治基地建设推进大会15日举行 ,会上启动中国政法大学涉外法治基地(北京朝阳)并签署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合作协议。
本次大会由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司法局和北京市朝阳区联合主办 。会上发布《中国政法大学涉外法治基地三年行动计划》,确立发布涉外法治研究重大课题、服务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筹建“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联盟” 、构建“政产学研用 ”协同育人机制 ,组织体系化涉外法律实习实训、提高涉外法治人才实战能力等目标任务。
“涉外法治人才选拔、培育 、使用是时代之需。涉外法治既要有理论素养,也要有实战经验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总法律顾问、首席合规官杜江波说。此番他被聘为基地首批实务导师,他表示要“把我国企业‘走出去’国际化经营、‘一带一路’倡议项目建设中的法律商务 、合规经营、风险风控方面的案例、经验与同学们分享 ,共同为我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作出贡献。”
记者从会上获悉,长期以来,中国政法大学聚焦涉外法治领域 ,不断并逐步形成跨学科专业、跨学校 、跨国别、跨理论和实务培养的涉外法治人才“四跨培养 ”新模式 。
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学校打破学科壁垒,构建“法律+”复合型知识体系。比如 ,成立“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实验班”“西班牙语特色人才培养实验班”等,以“外语+法律 ”为突破口,推动多领域深度融合。开设德语、日语 、俄语等5种外语通识必修课,在强化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同时 ,为国别法奠定了研究基础 。
“随着法大与北京理工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法大开展了对‘法工融合’人才培养的前瞻布局,为复合型涉外法治人才提供了新机遇” ,这位负责人称,通过培养具有社会跨境数据治理、国际网络空间安全、AI全球治理等“国际+法工融合”的人才,将有效因应国家所需。
与此同时 ,中国政法大学突破院校壁垒,搭建跨校协同育人网络,实现资源互补与优势叠加。
据知 ,2021年,中国政法大学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合作开设涉外法治人才联合培养班,在学制上打通本硕 ,学生可以突破专业限制,跨专业修读课程,实现“外语+法律 ”双强型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
在拓展全球平台方面,中国政法大学也采取了一系列举措 。该校与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开展了双硕士学位项目 ,与多所德国顶尖高校开展联合培养法学硕士项目,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洛杉矶分校等世界知名高校开展交换生合作项目。
“每年的国际小学期,法大都会邀请百余名外国专家来校授课 ,让学生‘足不出户’行走世界。”前述负责人称 。
为贯通理论与实战,锻造涉外实务高手,中国政法大学还积极拓展学生实习实训渠道 ,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组织 、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等国际组织建立合作关系,派遣学生实习。不少同学通过完成中英文法律文件互译、境外法律信息查明等任务,切实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实战能力。
相关负责人表示 ,中国政法大学未来持续将全球化竞争最前沿的实战场景转化为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课堂”,致力于培养出一批“德法兼修、明法笃行 ”的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为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提供全面的涉外法治智力支持和有力保障 。(完)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