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金价格查询,实时黄金价格查询app】
27
2025-03-17
“大家猜猜 ,这里有多少条河道 、多少个小岛?现在,上海1000多家酸菜鱼馆,近70%的品牌店 ,选用的鲜活黑鱼都来自水库村…… ”这两天,在金山区漕泾镇,来自东华大学的20名学生跟着大学老师和当地干部 ,在徒步和坐船中上了一堂沉浸式大思政课《“点绿成金”:漕泾乡村振兴的生态智慧与现代化交响》 。
3月15日,上海漕泾水窠里·大学村在漕泾镇水库村宣布开村,现场揭牌成立水窠里·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发布5条大思政课研学线路和8堂实践教学课程,并推出十条乡村振兴支持引导政策、启动“青年实干家计划”,吸引大学生和广大青年源源不断到水库村来学习实践、创新创业。这是上海首个镇域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也标志着沪上“青年入乡计划 ”正式拉开序幕。
“与传统思政课堂的闭门上课 、单向传授不同,今天这堂课让我们沉浸在诗画般的乡村中,实地感受水库村在乡村振兴中的鲜活实践,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参与研学的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宋雪晴 ,说起这堂行走的大思政课时意犹未尽 。据了解,漕泾作为金山区生态基底最厚实、文化根脉最绵长的区域之一,勇当沪郊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是全市首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去年还成功打造中国首个全域全场景数字游民国际村,为思政课堂提供了资源丰富的拓展实践平台。
开门上大课 ,学在天地间。记者注意到,以金山区生态文明蜕变和乡村振兴蝶变为生动教材,水窠里·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推出的首批研学线路包括“因地制宜走好乡村振兴示范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创新实践 ”“‘古上海、新漕泾’优秀传统文化”等 ,8堂实践教学课程则包括《漕泾“五古”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传承与创新》《聚力“两山 ”实践推动美丽乡村绿色转型发展》《一株水草撬动乡村振兴:从污水净化到南果北移》《“三个百里”引领乡村振兴的“泾”点子》等 。同时,现场还成立水窠里·大思政课名师工作室,让高校师资下沉到乡村 ,把思政教育“小课堂 ”搬出教室,与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开启青年成长的“第二课堂”。
当天,漕泾镇还出台了十条诚意满满的乡村振兴支持引导政策“大礼包 ”——超600万元的扶持资金 ,支持数字游民和青年创客在乡村振兴业态发展 、就业支持、在地宣传、人才入乡 、产业联动等方面的创新创业项目,让“有为青年”成为“在地青年”。漕泾镇党委书记王咏梅表示,漕泾镇将深耕人才服务 ,持续优化服务举措,让漕泾这片实践沃土成为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 。这也是漕泾镇推动青年与乡村融合发展的行动宣言。据悉,“青年驻村计划 ”漕泾站目前也已启动招募 ,首批20名青年将开展为期3周的驻村计划,用实际行动践行“青年带动乡村,乡村赋能青年”的美好愿景。
大学村不仅要“引进来” ,更要“活起来”“用起来 ”。当天,漕泾镇与北大汇丰商学院创业创新中心、原乡映客共同成立水窠里·朴门国际数字游民创客学院和未来实验室漕泾共创基地,通过开设“新领职业”实训营、举办数字游民超级个体大赛 、打造“水窠里·Talks”演讲品牌等活动 ,搭建一个连接数字游民、青年人才与乡村发展的交流平台,打造青年人才的“创新磁场 ” 。
第一期“水窠里·Talks”邀请了复旦大学政党建设与国家发展研究中心教授郑长忠、北大汇丰商学院创业实践导师檀林以及数字游民绿洲计划发起人李燕宁等,与数字游民 、大学生们围坐,围绕“从‘游民’到‘乡民’ ,如何利用数字游民升级乡村振兴”“AI时代,你需要掌握的‘未来技能’有哪些 ”等话题展开自由讨论。未来,“水窠里·Talks”将继续聚焦数字游民与乡村振兴主题 ,邀请更多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数字化新动能。
眼下,随着青年学子、数字游民的到来 ,水库村村民已经收获了多元增收机会 。比如,在住宿方面,水库村创新打造“青春驿站” ,盘活了26套农民闲置宅基房进行改建,为高校学生、教师 、专家学者提供住宿、学习、创作 、交流的共享空间。同时,整合在地企业、旅游公司等资源 ,构建酒店、民宿 、数字游民之家、村民共居、青银共居等多形态多层次的住宿空间,以及工位式、教学式 、互动式相结合的活动空间,实现大学生及青年在水窠里·大学村的空间资源共享。
可以说,随着“青年入乡、人才兴镇、产教融合 ”创新实践的不断深入 ,高校的智慧与乡村的沃土结合,青年发展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新”青年与“泾”土地双向奔赴的画卷将在水库村越绘越精彩 。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